最新一期的《新世纪》周刊登出了发生在南部非洲赞比亚科蓝煤矿的枪击事件。笔者本人在2008年3月曾到赞比亚北部的铜矿带进行过为期一周的调查。期间采访了在当地颇有声誉、被认为是对当地劳工待遇最好、管理最规范的中国有色谦比希铜冶炼有限公司(CCS),同时也到访了设在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中赞友谊医院。剩下的活动还包括深入矿区家属区,采访2005年4月发生在中赞合资的赞比亚火药厂爆炸事件的遇难者家属等。
一周的采访虽然走马观花,但回忆起来,觉得中国企业在赞比亚发生类似恶性事件决非偶然。
即使如口碑最好的谦比希铜冶炼公司,也在我们采访前一周,刚刚发生严重的劳资纠纷,导致工人扣押中方管理层、焚毁办公室的事件。记者在冶炼厂的门口,目睹了被烧黑的厂门。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水土不服”。相较西方矿产公司聘用通宵英文和方言的当地人作为高管与普通之间的沟通管道,中资企业往往缺乏类似的“中间人”,虽然英文在赞比亚通行,但要知道,甘愿到矿山从事重体力活的都是最底层民众,所受教育有限,对外界认知浅,中方管理层从中国经验出发,难免有“鸡同鸭讲”之嫌。
其次,严重缺乏沟通往来。笔者曾到铜带省的中国矿企生活区参观,公正地说,将生活区圈在高墙四壁的院子里,并非中国公司的专利,从首都卢萨卡到普通的村镇,公司或者政府,几乎没有高楼大厦,都是在自己的小院子内办公。但问题是,当我们来到员工食堂时,估计饭点已过,只有两名工人边看央视边吃饭,看到我们的到来,都有一些错愕,随后我们跟他们聊天,随即遭到看似管理人员的阻挠。对中国记者尚且如此,可以想见,面的西方媒体的追问,他们会有怎样的应对和公关。
总之,对生活区的感觉,就像这是一群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海外中国人。按照自己的规则做着自己认为对、或者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没有沟通、没有往来。
这种惯性,也影响到对自身形象有助的行为宣传。我们参观的谦比希新的冶炼工厂,根据负责人的介绍,该工厂可以做到零排放,所有的工业废水都能实现回收再利用。但是我们很少看到类似的宣传,相较之下,同一地区的西方矿企,在环保宣传上却做得相当好。
此外,超出公司层面,中国企业在赞比亚也存在“等、靠、要”的情况,即一旦发生事件,往往依靠当地的中国使领馆的指示。我自身没有做过调查,但想像当地使领馆商务处的中国员工应该不会太多,这么多企业指望商务处的几位同志来替他们出谋划策、处理危机,显然不现实。这一情况还不仅在赞比亚的中国企业中存在。笔者不久前到访印度,同当地设厂的一家在中国很大的重型机械制造厂商代表座谈时,当被问及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时,该人士回答,这些主要都由当地使领馆商务处的同志策划。究其背后原因,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外事无小事”的心理在作祟,担心一旦企业显示过多自主性,万一犯戒,“吃不了兜着走”,还不如等着国家来统一指挥,出了问题可以推到国家身上。
最后,还是我们关于依赖政府间关系来处理问题,忽略赞比亚乃至整个非洲存在的权力结构多元问题。如周刊文章所言,“在非洲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部族实力和习惯法往往比政府和法律条文更管用。”但我们往往跟中央政府打交道,习惯政府之间往来。举例而言,谈到2005年4月的赞比亚火药厂爆炸事件,造成50多名工人丧生。中方给出的赔偿金是每人9500美元。但据同遇害者家属的交谈表示,他们根本没有拿到这么多钱,9500美元通过政府层层盘剥,落到个人手上的寥寥无几。怪不得受害者家属不满。
在笔者同走访矿区家属区的过程中,谈及对中国人的印象,大家并不坏,认为中国企业的到来对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不无裨益,特别是谦比希的铜矿,最初被英国-加拿大控股者关闭,但中色的到来,重新恢复了生产,给当地带来了就业。笔者在赞比亚铜矿带期间,不时看到中国工厂门口围绕的大量求职者。只不过,这些工人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环境、符合当地标准的薪资要求。
上述很多问题,其实都是老生常谈,但习惯的力量是可怕的。科蓝煤矿的暴力冲突不是第一宗,也肯定不是最后一宗。回想起来,如果沟通多一些,企业本身积极一些、外交部门更放手一些,类似的恶性局面也许会更少一些。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