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的西雅图天气并不温润宜人,相反,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将这座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太平洋沿岸科技重镇罩上一层阴冷。
即便如此,西雅图市区的W酒店在1月15日却显得热闹异常。当天参加美中对话系列(US-China Series)第一站的人员名单,涵盖了诸多东西海岸长期对中美关系浸淫的人士:前美国贸易副代表Wendy Cutler,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Scott Kennedy,以及前微软亚洲CEO Michael Rawding等。在美国,有两个华盛顿。一个当然是大家更熟悉的首都华盛顿特区,还有就是处于美国本土最西北的华盛顿州。如今,区别两个华盛顿最明显的标尺,就是看对中国的态度。从政府到国会,从共和党到民主党,首都华盛顿针对中国的情绪日涨;相反,作为美国与中国经贸关系最密切之一的华盛顿州,却是主张与中国继续维持接触的大本营。无论是波音的飞机、还是又大又甜的车厘子,都是华盛顿州对华友好的基石。也基于此,主办方将该系列的首次活动安排在了华盛顿州最大的城市西雅图。
如果说选择西雅图是有意为之,会期的选择与当天在首都华盛顿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则纯属巧合。1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方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白宫东厅300人的见证下,签署了88页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
毫无疑问,当天在西雅图的这场会议围绕在大陆另一端协议签署展开讨论。作为主旨嘉宾的微软总裁史密斯(Brad Smith),开宗明义表明他对中美关系的三个态度:乐观、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在他看来,中美关系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同:对国家在社会中角色的认知不同;对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认知不同;对个人权利的性质和角色的认知不同。在此之外,两国同样有不少的相同点:两国都有着大量的人才储备、都是创新的大本营;两国都致力于在国际舞台扮演领导角色;两国都关注技术与国家安全方面的联系;都将技术视作其全球领导力的关键。
中美建交以来的40年,有大量美国企业得益于两国持续接触的红利,而其中所得最多者,则为苹果、高通和英特尔三家科技企业。相较之下,史密斯所在的微软,尽管其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独占鳌头,但中国市场对其的收入的贡献却非常小,大概占1.8%。显然,此次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签署,出于对支持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方面的加强,美国诸多科技公司有望从中受益。
但史密斯也对当下中美在科技方面的对抗不乏担忧:目前的做法使得两国的科技公司进入对方市场的难度加大。“一位华府的资深人士告诉我,两国在科技领域已经处于冷战状态。”
当天的会议,分别就网络安全、贸易关系、安全外交、投资关系、医疗健康、以及人工智能六大主题进行对话。在笔者所在的投资关系讨论环节,当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 Anna Ashton做出美中两国需要全方面( whole-of-the-society)接触的表述时,赢得了全场的掌声。而该表述,针对的是联邦调查局局长关于美国需要采取全方位手段应对中国崛起的表态。
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对协议签署后中国对美投资的迅速恢复迟保留态度,认为过去两年的贸易战加上CFIUS对来自中国投资日趋敌意的态度,都使得要达到2016年中资对美国460亿美元的投资峰值遥遥无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