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两天美国主流报纸除了选战消息和突发事件(比如沙特踩踏事件)外,教皇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进行的对美访问是国际事务板块的重要新闻。

而下周一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纽约联合国峰会期间的见面、以及印度总统莫迪第二次造访美国将会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前者将是奥巴马和普京一年多来的首次个人会面,这对美俄两大国元首而言非比寻常。源于2013年末的斯诺登事件,外加乌克兰危机以及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领,以及围绕普京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态度,使得美俄关系陷入冷战结束来的最低点,当年奥巴马上台后“重启”美俄关系在今时情境下看,如果不说是痴人说梦,也算遥不可及。因此,两国领导人说些什么,能否稍微溶解关系坚冰,都是看点。

而莫迪借出席联大峰会后,当选总理一年半来第二次造访美国,加上奥巴马也曾两次到访印度,足见美印关系的密切。

再过一周多,10月中旬,因国内暴发中东呼吸道综合征(MERS)而被推迟的韩国总统朴槿惠访美, 也将最终成行。加上之后的新任总统佐科的访美,以及4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美国的国事访问,亚太重要大国领导人先后完成对美国的国事访问。

这一系列既定以及临时安排的领导人到访活动,都发生在奥巴马还剩不到两年的任期内。尽管美国总统任期最后有“跛鸭”之称,但奥巴马却一反常规,自今年夏天以来无论在国内事务还是外交事务上,气势如虹,一举奠定了诸多遗产。

单就外交看,伊核协议的达成和国会过关、美古复交、气候变化巴黎峰会如能达成协议,将成为奥巴马外交遗产的三大基石。但上任之初的“亚太再平衡”、以及随后“伊斯兰国”的异军突起,外加中东北非乱局,奥巴马任内都难取得有所定论。但通过与上述几大重大利益相关方的元首往来,奥巴马至少希望维持中国崛起后的亚太和“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北非的既有格局不致发生板块移动式的大变化。

类似的外交安排也发生在中国。今年对中国外交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以“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银行(新开发银行)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为代表的经济外交。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此间正在进行的习近平访美,习近平10月的访英,10月下旬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11月法国总统奥朗德的访华,中国将同世界上最重要的几大经济体领导人实现会面。这么做的原因在于,中国需要持续向这几大经济体解释中国所倡导乃至主导的这一系列经济外交倡议本身与现存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关系,需要获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尽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讨论国际经济金融事务的主要论坛由西方七国(G7 )转至20国集团(G20),但不可否认,最发达、流动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金融市场还是G7,特别是其中的美英法德。比如中国一心希望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的一揽子货币,目前就是由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组成。

因此,无论是试图为外交遗产添砖加瓦的奥巴马,还是短期以经济外交为突破的习近平,我们都可以从今年一系列的外事安排窥见他们的重心。

 

 

 

话题:



0

推荐

黄山

黄山

20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从事国际新闻报道近十年,有幸亲历目睹百年来新变局,望能从小处着眼,知其一二则甚慰。

文章